发布时间:2012-08-13 00:00:00 浏览次数:次
根据《相关条文》,我国将按照结构优化、技术先进、清洁安全、附加值高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,以市场为导向,以科技进步为动力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。
《相关条文》特别指出,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,在主体功能区战略框架下,综合考虑能源资源、环境容量、市场空间等因素,引导产业有序转移,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。“支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;鼓励沿海地区积极承接利用进口资源和技术的重大项目。”
记者注意到,《相关条文》对“支持依托国内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大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”这一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划。
在中部地区承接东部能源产业方面,《相关条文》表示,将建设山西、河南煤电铝一体化和铝精深加工基地;加快煤化工产业升级,积极推进煤化工产品深加工,在山西、安徽、河南高硫煤和劣质煤产区合理规划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,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;依托武汉、岳阳、安庆、九江等地石油化工产业基础,建设中部地区骨干石油化工基地;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、新能源装备、等优势产业,适度发展石化机械、冶金机械等产业;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;建设许昌、平顶山电力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,长株潭、武汉清洁高效及新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基地。
在(zai)支持西(xi)部地区发(fa)展能源(yuan)产业(ye)方面,《相(xiang)关(guan)条文》更是不惜浓墨重彩,进行了重点(dian)布局和规划。
“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突出的资源优势,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、产业转移承接地。”根据《相关条文》,该地区未来重点承接发展的能源产业方向包括:在宁东、陇东、准东、伊犁、格尔木等地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,推进煤化工产业循环发展;利用临港和对外管线条件,以钦州、昆明为重点,做强西南地区石化产业,加快甘肃兰州,新疆独山子—克拉玛依、乌鲁木齐、南疆、吐哈等地石化产业基地建设。
此外,《相关(guan)条文》还明确了西部地(di)区(qu)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装(zhuang)备(bei)制(zhi)造业(ye)的发展方向:以成都和重(zhong)庆为中心,重(zhong)点发展新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装(zhuang)备(bei)、工程机械等产(chan)业(ye),;以新疆(jiang)乌昌(乌鲁(lu)木(mu)齐、昌吉)地(di)区(qu),甘(gan)肃兰州、酒(jiu)泉、天水、嘉峪关(guan),宁夏(xia)银(yin)川、石嘴山,青(qing)海(hai)西宁、海(hai)东为重(zhong)点,积极承接新能(neng)(neng)源(yuan)(yuan)装(zhuang)备(bei)制(zhi)造业(ye)转(zhuan)移,加(jia)快西北地(di)区(qu)先进(jin)装(zhuang)备(bei)制(zhi)造业(ye)发展;加(jia)强资(zi)源(yuan)(yuan)综合(he)利用,发展装(zhuang)备(bei)制(zhi)造业(ye)。
上一篇:国内产业链发展造就等离子时代 下一篇:我国机械工业装备自给率提升过八成